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章 贤人种稻科学科技求追读(第1页)

刘宽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

他道,“据我所知,大明如今水稻产量一亩约莫有三四百斤吧?”

听这话,朱标不禁露出奇怪神色。

并非他不知道大明水稻亩产多少——朱元璋为培养朱标成为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并未溺爱,反而经常让朱标深入民间,体会百姓疾苦。

也曾让朱标随他一起种田。

所以朱标是知道水稻亩产多少的。

正因为知道,朱标才对刘宽的话感到奇怪。

随即道:“刘公子怕是记错了,我大明水稻如今亩产不过一石多,两百来斤而已,即便是最上等良田,亩产也难达到三四百斤。”

刘宽愣了下,然后恍然道:“那三四百斤应该是大明中晚期江南水稻的亩产了。”

听了这话,朱元璋颇为高兴地道:“如此说来,这水稻亩产在我大明治下提升了近两倍?”

刘宽点头道,“应该是这样——一则在此期间,百姓耕种技术有所提高;二则是稳定的农耕环境下,粮种一代代精选,亩产自然有所提高。”

“不过跟杂交水稻相比,三四百斤的亩产就不值一提了。”

三四百斤亩产还不值一提?

听此,朱元璋脸上微笑变成了惊讶、怀疑。

刘宽接着道:“在我穿越前,曾看过一则新闻,嗯,类似朝廷的公告、邸报。

说在四川凉山州随即抽取的三块稻田,单季亩产已达到了两千五百斤。”

“而杂交水稻亩产即便放在全国范围内,其单季亩产平均值也接近千斤。”

亩产两千五百斤?!

全国平均亩产也近千斤?!

大善殿内,朱元璋、朱标、马皇后乃至周围侍奉的宫女、宦官,一时都听呆了。

若非之前刘宽曾明言他来自后世,朱标等人怕是坏真的以为他来之天上。

因为在他们想来,水稻亩产上千斤,乃至两千多斤,根本不是凡间能有之事,只有天上仙稻才有这般产量。

朱元璋最先回过神来,不由质疑道:“刘公子确定没有记错?水稻亩产如何能达到一两千斤?!”

刘宽一笑道,“以大明如今那些不识文字、不懂科学、全凭经验耕种的农夫,自然是种不出亩产上千斤的水稻。”

“但在后世,科学发展、科技发达,有类似如今大儒身份的贤人,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

“这样的贤人在后世不止一个,其中一位在我穿越时的几十年前,埋首农田十数年,终于研究出了高产杂交水稻。”

“随后他又深入研究,不断改良粮种,才有亩产上千斤的成就。

甚至于,他还研究出了能在盐碱地、在海水中生长的稻种。”

“我们后世中国人口超十万万,即便那时有红薯、玉米、土豆等作物,依旧有不少百姓吃不饱饭,饥荒也时有发生。”

“但在杂交水稻诞生后,以及其他农作物也接着因科学研究而提高产量,中国的粮食问题遂得到解决,百姓再无饥荒之忧。”

“甚至还能将多出的粮食返销往海外,解决一些落后国家的饥荒问题。”

朱元璋、朱标等又双叒一次震惊了。

大儒去研究如何种田、提高农作物产量?

若非刘宽说,他们都不敢想这种事——在此时,大儒都是饱学之士,每日不是辩经讲学,便是畅谈国家大政。

即便有种田者,那也是用来陶冶情操的,体现耕读传家的格调。

至于说埋首田间十数年,只为钻研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似乎从未有过。

“好!”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