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朱元璋 咱要开启大航海求追读(第2页)

若用皇家宴席去比对,自然称不上丰盛,但对刘宽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开吃前,朱元璋道:“咱和妹子都提倡节俭,日常三餐也不过几菜一汤,简单得很,刘公子可莫要觉得咱吝啬。”

刘宽忙道,“陛下提倡节俭是好事。”

饭间,朱元璋又忍不住道,“刘公子言后世国家以科技、工业而强大,却并未言农事。

莫非科技、工业强大了,便能让百姓都填饱肚子?”

刘宽道,“科技、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确实有助于提升农业,进而增加粮食产量。”

“不过就中国而言,粮食问题将在三四百年后,因美洲农作物的引进而得到缓解,又将在后世杂交水稻等高产作物诞生后几乎被彻底解决。”

一听这话,不只是朱元璋、朱标,就连马皇后都来了兴趣。

朱元璋虽建立大明十几年,令天下绝大部分地方恢复了太平,但仍有不少百姓要饿肚子,甚至因饿肚子造反。

因此,老朱一家三口都很清楚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朱元璋直接问道,“美洲农作物及那杂交水稻是何意思?如何能得到?”

刘宽一笑道,“美洲是指从大明往东去,越过太平洋,额,也就是此时的大东洋,会有两块比大明现有国土还大两三倍的陆地。”

“分别称为北美洲、南美洲,合称美洲。

因大洋隔绝,那里不少植物、动物与大明不同。”

“当地土人驯化有玉米、红薯、土豆这三样主要粮食作物,虽不如稻、麦、粟的口感好,但产量却远超过稻麦粟。”

“此外又有南瓜、花生、辣椒等作物——或可增加杂粮种类,或可为菜肴、香料。”

“历史上,要等到西方人开启大航海,发现美洲,才会将美洲这些作物带到东方来。”

“事实上,在明末就有人冒险将红薯藏在帆船缆绳之中,从西夷统治下的南洋,偷带回大明,便进献给朝廷。”

“可惜当时大明已是内忧外患,又陷于党争,对此事并不受重视。”

“后来玉米、土豆、花生等美洲作物也相继传入中国,便宜了清王朝。”

“后世清朝后人宣称他们十二帝皆明君,连续三代盛世,其实跟这些作物的引进,养活了更多的人口脱不开关系。”

说到这里,刘宽停了下来,喝了口葡萄酒,感觉酸过于甜,并没有那么好喝,于是又吃了块梨,倒是爽口。

朱元璋听了一时唏嘘。

有些事情,对于国家来讲,还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比如说棉花,据说汉朝时便传入中国,但因最初种植于岭南——那地方炎热,冬季也不会太过酷寒,因此棉花一直不被重视,也未得到传播。

直到宋末元初,棉花才大量传入内地,让人们意识到它不仅可以作为丝、麻的替代品,更是难得的保暖之物。

待他建立大明,便专门下旨,强令各地必须分出部分田地种植棉花,十几年下来,才令棉花成为百姓必中农作物的一种。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某些好作物的推广,既有运气成分,也需要朝廷主动推广。

而刘宽口中的大明显然运气不怎么好。

那什么红薯传入时,时间太晚,大明朝廷内忧外患,也就没能重视。

‘要是这些美洲作物能早些传入大明就好了。

热门小说推荐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