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4章 厂卫之弊春运故事求追读(第1页)

刘宽道:“如陛下之前猜测,历史上锦衣卫是陛下在明年以仪鸾司基础设立。”

“所以最初锦衣卫仍是以原仪鸾司职责为主,官职、结构也与其他亲军相差不多。”

“但实际上,自胡惟庸案开始,陛下便用锦衣卫镇抚司负责侦查、缉捕、审讯之事。”

“且在之后十几年中还会大肆扩大锦衣卫人数,似乎规模最大时,下辖十九个千户所。”

“同时扩大锦衣卫谍探侦查之能,使之成为陛下耳目,监视文武百官。”

“永乐皇帝即位后,因是靖难夺位,民间多有非议,再加上为了追查建文帝下落,便进一步扩张了锦衣卫之权势。”

“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也因此权势滔天,他为排除异己,先后诬陷多名朝臣,将其抓捕至锦衣卫牢狱刑讯致死。”

“后来更是猖狂到网罗党羽、蓄养亡命、私藏甲兵的地步,图谋不轨。”

“为了试探永乐皇帝,他甚至在一次锦衣卫军中较技上学习赵高,行‘指鹿为马’之事,射柳不中却强言射中。”

“但不久,他密谋不轨之事便被揭发,本人被凌迟处死,家人被发配边疆。”

“永乐皇帝因此事觉得锦衣卫权势过大,却不好用,于是又设立了东缉事厂,并以亲信太监提督东厂事务。”

“东厂除分走锦衣卫部分职权外,也有监视锦衣卫作用,再加上提督东厂的往往都是得到皇帝宠信的大太监,自然便稳压东厂一头,甚至将锦衣卫收作鹰犬爪牙。”

“后来又有皇帝发现东厂势大难治,于是又相继设立有辖制、监视之能的西缉事厂及内行长。”

“至成化皇帝时,大明厂卫体系才成熟定型,成为皇帝之耳目、鹰犬,监视群臣,查探不法,缉捕犯官。”

“天启之后,因厂卫与魏忠贤牵扯太深,崇祯在扳倒魏忠贤的同时,也重创厂卫体系,甚至一度将厂卫废除。”

“虽然后来崇祯意识到厂卫重要性,将之恢复,但由于各种原因,厂卫基本失去了之前的能力,并最终随大明一起消亡。”

听刘宽说完了锦衣卫以及东厂等机构的“前世今生”

,朱元璋一时沉默。

过了好几息,他才幽幽道:“照你这么说,这锦衣卫、东厂、西厂等机构,着实称得上是为君者手中一柄利刃。”

“只要掌握好了,即可监察百官不法,也可防止权奸蒙蔽圣听,更能稳固皇权。”

“那崇祯即位后居然废除厂卫,不异于自废耳目、爪牙,难怪会成为亡国之君!”

一旁朱标却皱着眉头道:“父皇,儿臣认为,厂卫虽利,却是把双刃剑,那纪纲、魏忠贤不都是因掌握厂卫才变得权势滔天,乃至欺君罔上的么?”

“后世大明皇帝先后设东厂、西厂、内厂,层层辖制,也足见对其忌惮。”

“因此儿臣以为,父皇若要设立厂卫,还需慎重思量,当全其制度,有所辖制方可行。”

朱元璋看向刘宽,道:“后世人对厂卫是什么看法?”

刘宽道:“其实类似于厂卫这种充当皇帝耳目的特务机构,历朝历代都有。”

“据说秦朝有黑冰台,前汉有绣衣使者,后汉及魏晋南北朝太过纷乱,谍探及暗杀机构却更多。”

“唐朝有丽竟门、不良人,宋朝有皇城司,前元此类机构是什么我倒是不知,大明之后的清朝也有沾杆处。”

“便是后世各国,同样有类似的机构——当然,历朝历代机构中,最有名还是大明的锦衣卫和东厂。”

“除了《绣春刀》,后世还有不少以厂卫之事为题材的影视剧,便是佐证。

不过,若论后世评价,大明厂卫大约也是差评最多的。”

差评最多的?

热门小说推荐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