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官员们虽在努力适应,但总会受之前的习惯影响。
好在只要不是犯了大错,朱元璋也不会太过计较。
此时听朱元璋提醒,苏铨忙道,“微臣明白。
不过此事越快越好,若内阁审阅拖上几日···”
他话没说完,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明白。
另外,苏铨其实也代表了如今大明部分朝臣对内阁的态度——一小部分朝臣其实是喜欢直接面对老朱奏事、办事的,图一个爽利。
朱元璋道,“你可以在奏本封面打上红标,表明是加急奏本,如此内阁就会尽快票拟,最迟也不会超过一日。”
“微臣明白了。”
待苏铨等人退出了奉先殿。
朱元璋坐回了龙椅上,问:“标儿,昨夜你宴请刘宽都聊了些什么?咱听他几乎是亥时才离开东宫。”
“正要向父皇禀告昨夜之事···”
朱标当即将昨夜跟刘宽聊的话题大差不差地叙述了。
随后道,“父皇,虽然妹婿所言后世我大明针对驸马之限制,以及种种奇葩规矩,未必全部都是真的,却也未必是空穴来风。”
“儿臣以为,以免后世子孙错立这些奇葩规矩,父皇当明了我大明驸马之限制、待遇,并留下祖训,令后辈不得更改。”
朱元璋听了并未直接答应下来。
而是沉吟了会儿,反问:“那你有没有想过,我大明后世皇帝为何会立下那些规矩?”
朱标道:“儿臣倒也想过,若说防备外戚威胁皇权,一般而言都是针对后族,没听说防备驸马的。”
“因此儿臣想着,那般限制,多半是为了防止驸马仗皇家之势欺压百姓,又或者是弄权作恶。”
朱元璋点头,“你猜想的不错,所以对驸马的限制、待遇,咱会仔细考虑。
肯定不会立下刘宽所说的那些奇葩规矩,但也不会过分优容。”
“还是父皇想得周道。”
朱标听朱元璋表明不会立那些奇葩规矩,也放下心来,觉得算是对刘宽有交代了。
···
也是这天上午。
刘宽在科技司的司院“面试”
了苏铨推荐的几位大概符合他要求的官员。
这几人都是不足六品的官员,若能担任科技司主事,便等于升职了,因此“面试”
时,倒也表现得颇为配合。
“面试”
之后,刘宽最终选中了三人。
只待吏部通过了调任行文,三人便会来科技司任职。
下午。
科技司几乎是全员出动,前往国子学招聘吏员——唯有员外郎赵承柱、书吏崔彦留守司院。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
直到洪武十五年,方重建国子学校舍于鸡笼山,并改其名为“国子监”
。
故如今国子学便是应天府学,在紫禁城西南方向,与贡院相邻,离工部大院倒不是很远。
刘宽、苏铨带着三名吏员,外加王广岳率领的仪鸾司护卫总旗,或是骑马或是步行,没多久就到了国子学外。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