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4章 金银铜共为保证金婚成求追读(第2页)

其实“六部改革”

的奏本刘宽也写好了,只是六部革新涉及的人和事太多,他总想尽量完善,再加上事也不急,他便拖着没交。

保证金之事不同。

只是弥补大明在宝钞方面的空白,并不涉及什么既得利益群体,事情也相对较为简单。

所以刘宽便先交上这份奏本。

至于“大明该如何发展科学、科技”

的奏本,他都还没落笔呢。

奏本由李贵转送御案后,朱元璋便翻着细细地看起来。

奏本上都是簪花小楷,显然并非刘宽所写——据他所知,多半是由刘宽府上那位被改名为秋月的贴身婢女抄写。

朱元璋并不在意。

这婢女抄写的奏本倒是比刘宽手写的好辨认多了。

奏本不过数千字,内容不算多,但朱元璋却看了半刻钟有余。

看完,他道:“咱记得你先前说后世强国,皆以黄金作为纸钞保证金,最多辅以白银。”

“为何你这奏本中,却建议大明以金银铜为保证金?”

刘宽道:“回陛下,后世各国商品、金钱往来极为频繁,因此各方面都会相互影响,在经济、财政方面也是如此。”

“因此强国为避免遭受他国影响国巨,都会尽量保证本国货币价值稳定。

如此,选择以黄金为保证金就成了必然。”

“如今大明与世界各国虽有贸易往来,可相较后世却大大不如,国内钱币体系也相对稳定。”

“再加上目前大明金银铜皆不足用,若只以黄金为保证金,恐怕很难做到。

如此,以白银、铜钱为辅助,变成了很好的选择。”

至于铸造金币、银币之事,刘宽暂时没提。

一则,以大明目前的铸币技术,很难铸造出合适的金币、银币——合格的金银币铸造起来讲究可比铜币更多。

二则,确实大明目前不需要金币、银币。

在宋元之际,百姓使用最多、最频繁的金属货币便是铜钱,金银只是如布帛一般,偶尔充作钱币,实为贵重物品。

明初情况也大抵如此。

再加上宋、元、明初皆发行纸钞,只要纸钞信誉不崩,百姓接受度其实还是蛮高的。

反观当今世界其他各国,都还没有成功使用纸钞的。

最后,待将来大明工业发展起来,工业品加上原本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大规模销往海外,必然会对周边各国乃至西洋国家产生更大的影响。

到那时,大明只用宝钞而不用金银币,反倒有助于通过商贸掠夺他国金银。

朱元璋听了刘宽的解释,点了点头道:“你这想法倒是挺实际——那这超发保证金三至五倍的宝钞,又有何说法?”

刘宽道:“虽说保证金与纸币理论上应保持一比一的比例,才最为安全。

但据微臣所知,后世不少大国都是超发保证金三倍纸钞。”

热门小说推荐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