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销账(第3页)

当初你向五六家借过钱,每家都出了四五贯。

这三贯钱还谁都不够。

况且咱们得对债主们一视同仁,倘若只还给一家人,别家怎么看你?大方的或许不介意,但万一有那心胸狭窄的,以后你连人家怎么恨上你的都不知道!”

武大吓了一跳,张了嘴,问“那、那怎么办?”

潘小园思索片刻,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干的问题:“家里的面粉,还剩多少?是不是要去添了?”

宋代的面粉不像后世那样普及。

百姓平日的口粮多是粟饭麦饭,只需粗粗加工,赶上年景不好之时,收下来麦子根本不去麸皮,质量不好的还常夹杂着石头沙粒,所以平民百姓的牙口普遍磨损,或多或少的都有牙科疾病。

而要将麦粒加工成面粉,就要脱壳、研磨、过筛,成型,费时费力,因此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

面粉之精粗,制法上有碾与磨的区别,又有干湿之分。

最高档的叫做鹅绒面,听名字便知道有多么洁白细腻,潘小园还没在阳谷县里见卖过,皇宫里那个书法家皇帝,大约是顿顿吃这个的;次一等的是雪花面,是磨坊里制出,又至少过两遍筛的,比鹅绒面稍粗一些,当然没有雪花那么白,但至少杂质不多,吃起来不伤牙齿;再次等的,叫做茶合面,是所谓的“全麦”

,碾坊里便可出品。

成品泛着微微的茶色,只能用来做一些粗糙点心,然而在老百姓眼中,依然是上档次的“白面”

至于百姓家里自己磨的面粉,质量参差不齐,便谈不上等级之分了。

武大做炊饼的原料,向来是买的第三等茶合面,从城外曹家磨坊里进货。

今年收成好,粮食价贱,卖一百五十文一斗——大约是六公斤的重量。

武大听潘小园问家里的面粉,理所当然的认为问的是茶合面,连忙道:“还剩一两斗,我不敢一次买太多,最近下雨下雪的,怕受潮……那个,我明日就去再添些……”

潘小园点点头,道:“那么辛苦大哥了。”

话锋一转,又道:“茶合面买一半就行。

另外一半,咱来点新鲜的,换成雪花面。

你算算,大约要多少钱?这三贯钱,够不够?”

武大吃了一惊,喃喃道:“雪花面?做、做什么?”

潘小园一副再明白不过的口气:“做炊饼啊。”

“可、可是……”

从来没见过雪花面的炊饼,谁家敢这么败着过日子?

潘小园笑了:“从明天起,咱们做两种炊饼,都添猪油。

茶合面炊饼作一担,卖两文一个;雪花面炊饼作一担,卖五文一个。

你想想,这一天下来,你得多挣多少钱?”

武大张着嘴,掰着手指头算了算。

雪花面毕竟不便宜,要三百文一斗,一石就是将近四贯钱,只有大户人家才买来天天吃。

但做成的炊饼,若是卖五文钱一个,那……那……

算不过来了。

直觉告诉他,似乎不会亏本。

潘小园却早就算过了。

越是高档的货物,利润空间越大。

要想快速挣钱,非得多搞些花样不可。

单靠卖两文钱一个的炊饼,武大的炊饼生意永远无法有所突破。

必须推出单价更高的新产品。

不期望一步登天,那就从高档的原料开始。

整个阳谷县里,居然找不出一个雪花面做的炊饼,真是商机无限。

热门小说推荐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