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6章 陡山村(第2页)

这次出门,他们随身携带了七天的干粮。

祠堂大门上方斑驳可见‘三槐堂’三个大字,大门两边有副对联,墙皮剥落,已经看不真字迹了。

祠堂有些陈旧,还算干净,空间也不小,只是空荡荡的没什么物件,众人只能席地而坐。

其中难免有人心有不满,但是没有当众发作。

杨解放已经初有权威,他的决定大多数人都愿意听从。

王老伯很快折返,带着几个人手中抱着干草、席子之类,供大家铺床用;又从村里匀出几床被子送来。

杨解放这回没有拒绝,再三表示感谢。

曹老八先将老婆孩子安置好,牵出一只肥羊,找了一块空地,拿出杀猪刀宰杀了,要给兄弟们煮羊汤。

众人无不大喜,纷纷上前帮忙。

初十五跟村里借了一口大锅,其他人或是借桶打水、或是外出捡柴、捡石头垒灶,忙得不亦乐乎,所有的不快一扫而空。

老王头带着人来来回回好几趟,终于将众好汉的床铺勉强凑够了。

他还有点过意不去,对着杨解放说道:“山里人,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都是些旧物件,不要嫌弃!”

杨解放回道:“这已经很好了,哪里还敢嫌弃?王老伯,来,我们坐下来聊聊!”

老王头点点头,与杨解放走到门口的石墩上坐下。

杨解放问道:“王老伯,今年的收成如何?粮食够吃吗?”

老王头叹了口气,说道:“这收成嘛,年年如此,一亩地也就那么点产量。

我们村人多耕地少,粮食哪有够吃的时候啊?哎,生在这个乱世,谁家不是饥一餐饱一餐地过日子?”

杨解放又问道:“那你们平时都吃些啥?”

老王头回道:“有啥吃啥呗,我们村山地多,主要种植高粱米,平时吃得最多的是高粱米饭野菜汤。”

杨解放奇道:“高粱米?你们不种植玉米么?听说玉米高产,口感还好。”

老王头摇头道:“玉米哪有高粱米的产量高?口感方面确实要好一点。

可现在这个年头,能填饱肚子就好了,谁家还能挑食啊?”

杨解放询问两者的具体产量,老王头作为一个老农民,各种农作物的产量是多少,那是如数家珍。

只是计量单位不同,杨解放来了兴致,经过仔细询问换算,终于得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高粱米平均亩产220斤,玉米亩产200斤。

杨解放有点懵逼,那些穿越前辈不都说玉米是高产之王、救世之粮吗?怎么反而比不上本土的高粱米产量高?两百多斤的产量都算作高产了,那么其他农作物的产量能有多少?杨解放经过仔细询问换算,得到了一个大概的数字:小米亩产180斤,冬小麦亩产150斤,大豆亩产120斤,花生亩产80斤,棉花亩产50斤。

红薯的产量还算可以,亩产有1200斤,但是当不了主粮。

这么低的粮食产量,还要承担数不清的苛捐杂税,能落到老百姓手里的粮食不到百分之三十。

每户人家要耕种三十到五十亩土地才能勉强维持温饱。

可陡山村显然没有足够的耕地供村民耕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杨解放忍不住问道:“粮食不够吃的时候,你们怎么办?”

老王头回道:“出去找吃的呗,上山挖野菜,外出打短工,总得想办法活下去。”

杨解放又问道:“你们有没有跟官府反映你们的困难?请求官府给予帮助。”

热门小说推荐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