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关中(第3页)

沈玉鸾腕间玉镯压上账本。

翡翠撞上青檀纸的脆响里,王老六牙齿打颤。

十年前他在扬州码头扛包,见过这阵仗。

那年盐铁使查私茶,沈老爷的翡翠扳指也是这般敲着黄花梨案几,第二日三个内鬼就扭送到了府衙。

“兰芷,取名帖。”

沈玉鸾转身,脚底生风,惊得灯影摇曳,“明日辰时,约见扬州转运副使。”

侍女应声,瞥见账册边角渗出的墨迹,正缓缓漫过“永丰仓”

的朱印,好似溃堤的黑潮。

*

东厢房内,陆怀钧的笔尖悬在邸报中,“关中清平”

几个字上,最终坠下,将“清”

字的横折勾成模糊的黑影。

梆子敲过三声,窗棂轻响。

暗卫翻窗而入,身上带着焦土味,衣摆沾的黄土落在青砖地上。

陆怀钧目光扫过他腰间蹀躞带——本该别着铜鱼符的位置空着,换成了半截麦穗。

“渭南三百里,土裂得能埋人。”

暗卫掏出布包抖开,露出一抔混着草根的黄土,“村里老丈说,开春后就没见过活水。

县衙在官道设卡,运粮车和过往百姓,都得查三次路引。”

陆怀钧冷笑,当地官员为了政绩,竟如此不择手段。

层层加码,防的到底是探访的御史,还是求生奔逃的百姓?

京兆尹萧运生性苛察,理政不得要领,只知在小事上讨好、揽权。

地方为避追责,公然隐瞒饥荒。

田里颗粒无收,超半数百姓逃亡,可税籍却未消除,赋税仍照常征收,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外逃本还有一线生机,却遭地方重重阻拦。

求生无门,还得承受赋税重压,当真是可恶至极!

笔锋陡然一沉,溅污了户部新呈的平安折子。

陆怀钧盯着墨渍在“河清海晏”

四字上晕开,想起数月前紫宸殿内情形。

圣上轻抚浙东进贡的越窑秘色瓷,笑言这釉色像极了永昌年间的太平气象。

“好个严防死守。”

他撂了笔冷笑,案头鎏金狻猊炉吐出缕青烟。

“饿殍堵住潼关道,他们竟拿生丝给长安织遮羞布。”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