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您得想办法,现在生产出来的打稻机还有两百台,已经够多了,就算是后面有需要也足够应对。”
销售部部长说道:“得把这条生产线让出来。”
因为生产太多,他们都不得不再弄一个仓库出来。
两百台。
年英心说,的确不少了,她得想个办法跟平安说说这个事情。
而且也不是停了这条生产线,完全可以让出来一段时间,现在马上就要进行城乡交流大会了,到时候柴油机,碾米机等都会有更大的需求。
晚上,年英跟平安说了这个事情。
“你别生气。”
年英道:“等咱们忙过这一段时期,城乡交流大会以后,咱们还是要继续生产农业机器。”
年英赶紧补充道。
平安没有生气,她只是有些失落,这跟她想象的不太一样:“农业部那边没说什么吗?”
年英也想过这个问题,叹了一口气,道:“我去问过了,我们拿出去的那几台机器推广都不理想,说是大家都习惯用稻桶了,都不想用这个机器。”
平安嗯了一声道:“我会再想办法。”
她也没有说其他的,只是低着头继续画结构图,年英看着她,莫名地觉得好心疼。
“你别急,我还会在想办法,我感觉是大家都习惯了做某一件事情,现在突然让她们改变,他们可能就没那么愿意了,反正不是你的机器的问题。”
而此时,平安想起了还有一个样机送去了雨兰镇,不知道会是谁在用,是不是也觉得不好用?雨兰镇本身就小,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平常也没什么大新闻,于是有点小事情都能传得大家都知道,更何况是这种事情。
汤家两口子要比赛呢!
一个用城里机器,一个用稻桶,说谁赢了就跟谁姓。
不到一天时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傍晚,女人们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都在热烈的讨论这件事情。
“汤婶现在越来越硬气了!”
一个女人说道。
“可不是,自从她去参加了那个农民大会,整个人都变了。”
“你们今天没有去看,汤家热闹得很,古先生她们都到了,坐了一大排人。”
另一个女人神秘兮兮的说道:“要不是粮仓的那个小姑娘来的及时,汤婶说不定要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