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不随这样的分别,则三缘断故,三种生死的业因就不再生起了。
“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在汝满慈子心中有如演若达多的这种痴狂之性自然就息灭了。
息灭以后,当下的歇心处,就是无上的菩提处。
这时候,我们最为殊胜的清净本性跟光明的妙用,本来就周遍于法界之中,本来就众生具足,不是从他人而得,又何必经过多生多劫的修学,如此的劬劳,如此的辛劳?“肯綮”
就是精进。
何必如此地精进、如此地辛劳来修证呢?这个地方佛陀针对二乘人来谈。
因为蕅益大师说二乘人的特色:事修很强,理观薄弱。
我们说戒定慧,戒跟定是事修,持戒、修定是事修。
但是二乘人的理观,就是一念的观照薄弱。
所以蕅益大师说,二乘人其实戒定的力量很强,只要再加一个理观,所谓的于诸境缘不迷、不取、不动,重点在这个不迷。
你只要能够不随妄想而分别,直下承当,你就能够有所突破,不必经过这么的辛劳,经过这样一个长远的二乘的路,再回小向大,这要很长的时间。
我们看佛陀的譬喻。
【图二】辛二、喻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
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知真本有”
,要怎么去承当呢?这以下讲出一个观念。
比方说有一个人,这个人有一个家传的摩尼宝珠。
他要去远行,就把这个摩尼宝珠用绳子绑在自己衣服的里面。
这个“系”
就是绑在里面。
所谓如意宝珠,就是说你对这个宝珠做任何的祈求它能够所求如意。
你要一个车子,它就给你一个车子;你要一个房子,它就给你一个房子。
这叫如意宝珠,能够所求如意。
这个如意宝珠,他把它放在衣服当中,时间久了,这个人整天忙着外在的事物,就把衣服里面的如意宝珠给忘掉了,忘掉他有这么一个如意宝珠。
当然,忘掉以后他就不会拿出来用。
,!
这样子有什么结果呢?“穷露他方。”
穷就是贫穷,露就是居无处所。
因为没有如意宝珠的关系,他就流落到他方去,一方面居住也没有处所,一方面也过着贫穷的生活。
所以他必须“乞食驰走”
,到处去乞食奔走,才能够勉强来饱足他的三餐。
这个人从表面上来看,从一时的表面来说,是非常贫穷。
你看他也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丰富的饮食,表面上很贫穷,但是实际上他衣服上的如意宝珠并没有失掉啊,他只是暂时没有把它拿出来而已。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
假设有一个有智慧的大善知识,能够以种种的方便来指示说:哎唷,你的衣服里面有一个如意宝珠啊,你为什么不拿出来用呢?你为什么一天到晚要向外去攀缘这些外在的东西?你应该回过头来去找你的如意宝珠才对呀。
找到如意宝珠有什么好处呢?“所愿从心。”
这个时候他就能够满足心中所有的愿望,有种种的功德法财,成就大富大贵。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