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家听完了靖难,再听这些,有了全新的感觉。
“这张昺暴昭的活儿,多么的艰难啊!
一个区区工部侍郎,竟然要去弹压太子棣弟;一个刑部尚书,站在抗燕第一线,唉……”
他们用一声长叹补完未尽的话。
补了之后,意犹未尽。
又开始逼逼赖赖。
“大侄儿啊,你这派出去的官,还不够高啊!”
“等等,更高的不就是吏部尚书了吗?”
朱橚疑道。
【ps:这里有个特殊案例。
茹瑺。
他是吏部尚书→河南布政使,尚书衔依旧,未除。
并在11个月后召回中央,任兵部尚书。
】
茹瑺心里种种的咯噔了一下。
这是什么。
这是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
他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灵堂c位,大家的目光,在这一瞬间,全部都聚集在了自己的身上。
突然,有人发出灵魂疑问。
“我记得前面有个说法,他是被排挤出去的呀!
怎么被排挤了,这尚书的名号还带着?”
【以太宗实录为首的论调都是,他遭到黄子澄等人排挤外放。
但看到这部分改制内容后,up认为下面这个说法也说得通:
茹瑺和暴昭类似,是通过尚书衔去增加地方布政使的份量。
河南可是靖难两条粮道之一,朱允炆难得加驿站的地方呢!
只是茹瑺在朱棣进城以后担当了第一劝进人的角色,还因此得封“忠诚伯”
,于是实录对此进行了美化。
他是遭到建文帝的迫害,才转投明君啊!
】
茹瑺:“???????”
茹瑺满脸懵逼。
郭英咦道:“曹国公,都开城门了,你居然还做不了第一劝进人?!”
李景隆:“我身受皇恩……”
哄堂大笑!
“哪个恩?嗯?”
大家戏谑问。
“我……我身受南京城城门之恩,不可令城门损坏!”
李景隆破罐破摔,正经的‘受太祖皇恩’说过了,那就只好这样说了吧!
还有人提醒:“6月11日,皇孙派茹尚书和曹国公去找太子割地求和,看来茹尚书也当场反水了。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