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之所以能应承下来,也是她觉得自己的功夫教小孩子绰绰有余。
“好吧。
昨晚你发的消息我看了,没回是因为一大早就和祁桑进谷了。”
“对吧?”
他看向祁桑,提醒他帮腔。
祁桑抿口水,是刚刚卓娅倒的,心不在焉地回:“哦,是。”
回应完他才觉得倒水这举动不对,像是在对一个陌生客人。
他看向卓娅,卓娅恰开口。
“看了就行,我的意思你明白。”
又没看他。
布苏颔首点头,主动揭过昨天那一页,好让两个人都自在一些。
只是,他没打算就这样放弃对卓娅的这份心思,甚至上午在谷内时,他还对着祁桑说他要继续追卓娅。
后来的某一天他想起这话时,还呵呵笑了两下,带着自嘲。
现下,卓娅没像他一般想那么多,她只觉得打小就在一处,要真掰了也挺难看的。
况且,布苏都不提了,她再拗着也不是个事儿,不如就顺坡下了。
“那什么时候一起去放孔明灯?”
放孔明灯是羌颐的习俗,寒食节前后半个月,在东山脚下,都陆陆续续的有人放灯祈福。
大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平安顺遂,小孩儿则是赶在一处玩儿。
每一年,放灯的那一个月,东山脚下最热闹,一到夜晚总是张灯结彩,不论男女老少,个个兴高采烈。
羌颐人把放灯月又叫小春节,每个人都格外重视。
所以在这段时间到东山脚下的话,就能看见,各人手上都拿着自制的孔明灯,上面写上祝福的话语。
人们都说,孔明灯飞得越久,心愿越容易实现。
其实若没有那小孩儿,卓娅也是决定要选一天去的,这次正好赶巧了。
她倒不是有多大的待实现的愿望,只是把这作为一件每年必做的事儿,叶舒也曾说过她就是个迷信小鬼。
可她心里总觉着,但凡缺了一次,她都觉得这一年会不太圆满。
“要不就今天?”
布苏开口接,“择日不如撞日。”
“太赶了点吧?做灯的材料还……”
羌颐卖灯的人少,大家都爱自己做灯来放。
“材料都有的,那天我看秦长老收拾库房,里头还放着去年剩下的。”
他的意思很明确——今天非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