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第2页)

爰众爰有,夹其皇涧。

溯其过涧。

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这次迁徙的目的地是豳地,过程隆重而欢快。

他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把收获的粮食装进口袋和筐里,族人拿着弓箭、戈和盾戒备而行。

一路时而翻过山梁,时而下降到低洼的平地,涉渡众多泉水,终于看到一片平坦的山间谷地。

然后,他们在高地上安家,搭起草棚,在临水的平地上开荒,还杀猪备酒举行宴会。

作为部族首领,公刘受到众人景仰。

那么,豳地在哪?《汉书?地理志》认为,在旬邑县。

据后世考古,位于今陕西咸阳城西148公里处的长武县碾子坡村,有一处先周文化遗址,应当属于公刘开始定居的豳地时期。

在后世周人的回忆里,那还属于“窜于戎狄”

的岁月;而从考古看,则属于半农半牧的经济形态。

窑洞与高粱

今陕西省长武县,属于关中盆地北缘的黄土高原沟壑区。

195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这里发现了先周碾子坡遗址,1980—1986年,考古所泾渭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十多次发掘。

4

这是泾河支流冲刷出的一条大型沟谷,碾子坡遗址就位于向阳的山坡上,而且有多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地层。

最早的遗迹距今6000年左右,生活着仰韶半坡文化晚期的居民。

半坡文化遗址已经发掘过很多,而碾子坡的特殊之处是,这里的居民留下了用马骨制作的器物:两件骨锥和一件骨笄。

而同时期的华北新石器遗址还很少出土有马骨,小小的碾子坡却能发现三件,且还出自不同的灰坑。

这说明,这里的人经常捕猎和食用野马,用马骨制作器具。

这些半坡文化和后来的姬周族可能没有关系,但它展示了公刘和周族人到来时的环境:这里比关中更有北方特征。

从地理上看,碾子坡虽距离农业繁荣的关中盆地不远,只有100公里左右,但它已属于陕北黄土高原地貌,从此向北到鄂尔多斯、蒙古草原,地形开阔,属于后来的内亚游牧地带边缘。

碾子坡的海拔接近1000米,比关中盆地气候干爽,更适合野马生存。

半坡时代之后,碾子坡有一段长达2500年的空白期。

到商代,这里出现了繁荣的村落,碳十四测年距今3500—3100年,发掘者称之为“先周”

文化,并把它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段。

这里的“先周”

指的可能就是迁到豳地的公刘部族时期。

先周阶段的碾子坡出土了很多农具,有用石头或骨头做的铲、镰,收割用的穿孔石刀,以及石臼,等等。

农作物应该有粟和黍,但碾子坡遗址发掘得比较早,当时还没有使用“浮选法”

收集细小的植物种子。

先周碾子坡人有好几种房屋,最常见的是黄土坡上的“窑洞建筑”

当时的上古人应该还没有能力把土坡削成垂直面,他们会先向土坡里面挖一条1米多高的巷道,深入内部之后再向周围掏挖以扩大居住面积,从而形成一间穹顶的窑洞居室。

巷道就是进出的门道。

窑洞墙壁上还挖掘出壁龛,作为储藏收纳的空间。

后来,周人的史诗《诗经?绵》回顾了这段住窑洞的生活「‘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这是新石器晚期黄土地带的常见民居,再早一千年,山西陶寺古国的普通居民也是住这种窑洞。

比窑洞数量少一些的是半地穴式房屋,先挖约1米深的坑做居室,再用树枝搭起墙体和屋顶,最后抹黄泥覆盖。

热门小说推荐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